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中建四局秉承精益建造理念,承建系列现代化厂房项目,打造四局北方新基建名片,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科技为基,助推精益建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沈阳华晨宝马涂装车间项目始终把科技作为优质履约源动力,高效推进工程履约。
项目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平台构建“工地大脑”,实时监测、远程巡检施工现场,有效加强对作业人员和作业区域的监控,保障工地安全;利用BIM技术模拟开发双电熔连接施工工法,重点解决不同尺径管道焊接不充分、焊接口出现缝隙,导致管道漏水、后期维修的问题,该项工法成功荣获国家专利和省级工法;使用Tekla软件在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创建钢结构三维模型,提前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效优化施工图纸,避免施工返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BIM技术对现场工人进行可视化交底,指导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艺加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2022年,项目先后荣获“沈阳市优质结构”“辽宁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等荣誉称号,项目建成后,连同现有的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和外部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最具数字化效率的汽车工厂之一,进一步撬动沈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智能为纲,赋能品牌匠造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西煤机装备项目遵循智能、绿色的理念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原则,助力打造一流煤机装备产业化基地。
项目以工艺、装备和服务为核心,建设山西煤机5G+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产品设计仿真、生产运营MES管理、设备管理和远程运维服务等应用场景,推动企业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化运维服务等新模式应用创新,获山西卫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设置能源计量系统,根据建筑功能、运行管理等情况,对厂区内用水、供电及用气等系统,采用分项、分区、分户计量。采暖、热水供应使用空气源热泵及自循环群控系统,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助力煤炭工业绿色、智能化发展。2022年,项目成功荣获太原市安全文明工地荣誉称号,建成投产后将极大推动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采利用,更好满足民生和产能需求。
创新为帆,打造精品工程
“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储存粮食的“厂房”,日照中储粮项目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倾力建设好现代化“大国粮仓”。
项目创新运用液压滑模施工工艺,即利用爬升式千斤顶提升模板及工作平台,随着混凝土浇注不停向上滑动施工,避免混凝土施工冷缝、裂缝产生,保证筒仓气密性满足低温储存粮食要求以及筒仓外壁达到免打磨清水混凝土效果。在薄壁空心高墩台施工中,该技术还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占地面小、劳动力消耗少、工程成本低的优点;施工中管理团队精准预留点位,高品质完成线路及预埋件布划装配,确保内环流控温、储粮“一卡通”、“惠三农”综合服务平台等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给粮仓后期信息设备安装提供有利条件,让粮食储备更加优质、绿色、安全。目前,项目建设进入快进阶段,筒仓、提升塔、附属用房主体结构全部完成,作业面已初步移交设备安装单位。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建四局积极参与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稳固大国粮仓根基,除日照中储粮外,还先后承接天津中储粮、达拉特中储粮、太谷中储粮项目,持续“筑”力建设农业强国,建证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绿色为轴,建证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项目坚持科技创新,推行绿色施工,为合作企业和地区构建“高效率、低能耗、少排放”绿色数字经济新格局提供坚实优质的建设保障。
项目采用空气热风回收和水源热泵技术,将部分机房热风回收至柴发配电室及部分设备间用于采暖,空调回水作为供暖换热的驱动动力,降低冬季供暖能耗。通过废水回收系统降低生产污水的硬度、电导率等指标,实现回收再利用,减少水资源消耗。此外,项目建成投产后使用的云计算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CPU利用率,通过聚集计算资源、转移工作负载,云的资源利用率是企业自建机房的5-10倍。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中建四局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与阿里集团多次携手,在承接张北项目基础上,顺利承接阿里巴巴宣化数据中心项目。2022年阿里集团第三方飞检中,宣化项目二季度、三季度连续参评,两次均荣获全国第二。2022年7月阿里集团分供商大会上,张北项目、宣化项目助力中建四局成功荣获阿里集团供应商考核全国第二。
中建四局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央企初心,厚植科创发展、绿色发展新沃土,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精诚力量。(北京公司 程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