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技术标记得跟进一下。”“这个项目的建模做好了没?”,眼球和鼠标在联屏显示器来回环翻飞、穿梭在一摞一摞的技术档案和材料之间……年轻而忙碌的科技部副经理——宿灵,是一公司珠海分公司科技部的得力干将。
大舞台,坚持不懈——成长在三水万达
现在回想起来,宿灵依旧记得2015年,初到三水万达项目看到的“气派”场景的那个下午。栈桥、三轴搅拌桩、旋挖桩……数十台灌注桩机齐声轰鸣,近两千名工人同时工作,一百多名管理人员忙碌奔波,施工现场几乎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在这个造价17.94亿,约54万平方米,四局和万达的第一个总包交钥匙的工程上,处处都是她没有见过的新奇机械和火爆场景。初出茅庐的她,就步入了冉冉升起的大舞台。
然而一番雄心壮志之后,面对的是令人沮丧的现实:初生牛犊、没有经验,来回奔波的资料工作难免让她有所倦怠,想要在经验丰富的技术前辈面前崭露头角,谈何容易!唯有起早摸黑,趟着泥水,从零开始。
负责资料和建模工作不到两个月,时任项目总工梁森便让宿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技术现场。万达工程的质量要求奇高,特别辛苦。为了赶上地块2深基坑方案要组织专家论证,宿灵和伙伴们熬了三个晚上制作方案,在第四天中午汇报材料的时候,同事因太过疲惫而导致在会议上打了会瞌睡,就被甲方一瓶矿泉水砸了过去。整整五秒,会议现场的气氛凝固到了冰点,然后弥漫的烟味儿和横飞的唾沫在会议室照常飞舞,仿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宿灵往同事那边望了望,回应过来的只是一脸困窘和无奈的视线。
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很多同事都不堪重负,离职的离职,转行的转行。“干工地得给所有人当孙子,业主设计拖拉的锅还得我们背,所有人都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晚上十点半走开去买点生活用品还会被同事误以为是提前下班。我身边一个月就换一批同事,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宿灵在电话里跟父亲诉苦。“当初我们都反对你出去,但你自己说的‘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还没两年呢,你就要打道回府了吗?”听着父亲的训斥,宿灵呆呆地挂了电话,“不能当逃兵”五个字深深地烙进了她心里。
从此,她便坚定信念,潜心强化技术现场的学习,每天顶着烈日酷暑奔赴现场,穿梭于地下室检查钢筋和模板搭设,水靴陷进泥里了干脆就自己拔出来……大汗淋漓出门,满身尘土回办公室,灰头土脸的她被笑称为“女汉子”也毫不在意。
在她和项目技术团队的坚持和努力下,她参与项目部大商业部分的BIM模型建立和应用,结合局BIM示范工程要求,服务生产,为项目创造效益。此外,她参与的《综合协调大商业管线碰撞率控制》获得“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佛山三水万达项目BIM成果也获评了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二等奖。
初登大舞台,便知坚持不懈,她,就在这里启航。
小舞台,渐入佳境——成熟在红树语林
“3 年是一个技术员要面对的职业生涯新起点,希望你能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新的舞台也不能有所懈怠!”2016年,被调任为红树语林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的宿灵带着项目总工梁森的叮嘱,前往了惠州。
从三水万达的大项目调到红树语林这个偏远的小项目,她依然充满了干劲,“舞台换了,岗位提升了,我还是要逼着自己去成长,不能停下脚步。”
作为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的把控她可谓是是“寸土不让”。在7号楼6层,砌筑班组没有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错得离谱”,提起这件事,宿灵咬牙切齿。技术团队多次在周检进行交底,责令整改,也没能让班组重视。宿灵直接找班组“对峙”,班组老板看到技术负责人是个女生,心生侥幸,似乎觉得还有回旋推脱的余地。然而宿灵二话不说,就和项目经理一起把那堵墙给砸了:“质量和标准是建筑的生命,你们不按照图纸施工,最终吃亏的只能是你们自己。”从此,班组在施工质量上再也不敢打马虎眼。
对于技术员的培养,是她成为技术负责人后的一大工作。做好施工现场从方案、技术交底、工艺到验收复核的管理和指导重后,她给予了技术员极大的信任和支持:“要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带着问题去现场,多看、多总结。有什么问题我担着,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在她的带领之下,项目技术部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管理经验,都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化流程,她当年的“徒弟”们也将这套流程带到了新的项目中日臻完善。
2017年6月,红树语林项目的业主要求在2个月内赶出7、8、9号楼3套精装样板房,管理人员需求量增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由于施工部人员不足,宿灵每天带头蹲守现场对防火门、铝合金门窗、栏杆等工序进行消项,一忙就忙到晚上11点。“宿灵啊,拼这么晚也太辛苦了,让手下的技术员去干嘛!一个女孩子这么晚也不安全!”项目经理劝道。“我是党员,也是技术负责人,应该身先垂范,遇到问题带头向前冲!熬夜对于建筑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题!”宿灵说罢,又继续在楼里忙活去了。
在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最终提前一周完成了精装楼房的施工任务,同时项目也提前41天完成了预售节点,收获了业主授予的“最佳合作伙伴”牌匾和进度奖励60万元人民币,打响了分公司在惠州精诚履约的“第一枪”。
新舞台,更上一层——拼搏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2018年,宿灵被调任为分公司科技部副经理,作为时年四局最年轻的科技部副职,从项目管理者到分公司管理层,从管理一个项目到管理多个项目,对她来说是巨大的跨越和考验。
这一年也是珠海市BIM应用和装配式建筑的兴起之年,宿灵开始组建分公司BIM团队,保利碧桂园海棠花园项目作为分公司第一个BIM应用项目,发展至今已颇具规模,硕果累累:依托项目搭建的BIM5D平台对项目生产、质量、安全、资料等各技术问题进行云端管理,获评“BIM应用观摩及示范工地”,在2019年斩获龙图杯全国BIM技术应用大赛施工组二等奖;统筹的斗门保利百合公馆项目搭建的BIM5D平台,成功申报“珠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经过她的团队组织和技术积累,分公司的BIM技术实现了从零开始到常态化应用的提升和进步。
除了BIM应用之外,随着业主对科技标的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她牵头组建技术标团队参与投标中心的工作,改变了以往松散的临时组队的局面,并针对分装配式、超高层、EPC等不同项目的技术标进行模块化编制,为分公司投标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标经验。
面对组织的信任,她时常诚惶诚恐:“我常常怕自己疏于学习,才不配位,德不配位,因此更要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不断提升。”技术培训、编制方案、写论文、准备技术标、考一建证……凡是跟技术有关的工作,都有她的忙碌的身影。
当年在项目上渴望闯荡却只能拔剑四顾的“女娃”,已经成长为珠海分公司的技术骨干。嘴上说着要“佛系”要“保养”的她,转身又继续为公司发展和自我提升的路上奋力拼搏,不遗余力。“努力付出才能有所回报,我的舞台由我做主。”初出茅庐在三水万达的大舞台上坚持不懈,在红树语林的小舞台上渐入佳境,如今在分公司管理的新舞台,宿灵在她奋斗的青春路上,依旧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