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杂志刊发《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的历史研究》

发布日期:2023-02-20
【字体:打印

微信图片_20230227165534.png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之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是“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模式影响下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阶段二是三线建设工业化建设;阶段三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阶段四是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下所开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中,三线建设作为一段重要又特殊的历史阶段,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况,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

  中建四局作为三线建设中的重要大后方与参与者,在三线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着眼于省级区域,以地方视角来展现中建四局三线建设的具体落实,以此让更多人了解三线建设的来龙去脉。

党中央决策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三线建设源自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时。

  在1963年开始拟定“三五”计划,党与国家领导人达成共识:按照“农、轻、重”的原则来发展农业与轻工业,以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但是,由于周边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紧张,这一设想逐步发生改变。

  1964年4月,总参谋部根据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的指示,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写了一份报告,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罗瑞卿报送给了毛泽东等中央常委。毛泽东看到报告后,在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三五”计划初步设想时,提出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五”计划要考虑全国的工业布局不平衡问题,防备敌人的入侵。中央工作会议决定,修改“三五”计划,将抓“吃穿用”与三线建设相结合起来。

  1964年8月,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与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该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并在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给予保证。将“三五”计划再次进行调整,使得“吃穿用”和“三线”相结合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次发生改变,三线建设战略决策也终于确立。

  在当时的情况下,发生全面国际战争是十分可能的。中国提出“备战”与三线建设并不是无的放矢的。当时工厂集中于大城市与沿海地区,从军事上看,确实不利于备战。国内的军事工业多集中在东北,原设想背靠苏联。与苏联关系破裂之后,东北的军事工业需要往西南及西北转移,这也是三线建设之重。

  从工业布局上看,这种经济布局也是不合理的,沿海城市及一线城市发展较快,但其他地区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迫切需要中央推行国家区域生产力均衡发展战略。

  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及薄一波等人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文件,该文件不仅确立了三线建设战略方针,还制定了一线重要的机关、学校及工厂向三线迁移的重要措施,并且提出了三线建设应以“靠山、分散及隐蔽”为选址原则。

  “三线建设”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资金投入共计2000多亿元,人力投入上千万,建设项目上千个,在中西部及东部各省腹地建设了大量的大中型企业、科研与基础设施。“三线建设”投入时间长、规模大、人员广,在中国经济建设历史上是空前的,对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与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的历史进程

  中建四局全称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62年成立于贵州,由国家建工部下放地方的建筑安装队伍与贵州部分建筑队伍发展而成。2002年搬迁至广东省广州市,现在发展成中央驻粤大型综合投资、建设集团。中建四局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当时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在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中建四局跟随国家三线建设的步伐来到贵州,在原贵州工程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建工部第四工程局,这也是中建四局的前身。在15年的三线建设中,中建四局将三线建设作为大事紧抓不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企业职工与科技人员浩浩荡荡奔赴贵州及其他西南地区,以备战状态积极投入三线建设当中,积极组织施工队伍,整理场地,并积极修建厂房、道路及其他的辅助设施。

  1965年中建四局根据中央的安排,积极投身于大量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中,如中建四局下属的401工程公司负责安顺地区的建设任务,第二工程公司负责遵义地区的任务,第三工程公司负责贵阳地区的建设任务等,在1965年至1967年期间,中建四局辅助建设了大量的建设项目,甚至有些工厂创造了当年设计、施工及投产使用的奇迹。

1957-1992遵义发电厂系列工程之一——遵义电厂干煤棚.png

  1967年至1969年期间,受到“文化大革命”影响,三线建设项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这段时期建设项目的进度放缓。在1970年后,国家提出了“四五”计划,中建四局又积极投入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中,参与了众多基建项目,直到“五五”五年计划结束。

1974-1980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png

  中建四局历经60多年,从三线建设时期就积极参与军工厂房、交通路网建设及贵州重点企业建设,在国家日新月异的工业变革发展中,见证了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国民经济格局构建。

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的主要措施

  中建四局根据实现企业革命化,更好地支援三线建设,从突出政治与加强施工管理的角度,对西南地区的建设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思想上足够重视“三线建设”任务,积极组织职工队伍,组织有关部门确保建设物资供应,确保广大职工基本的生活供给,尤其是省外来西南地区参加“三线建设”的广大职工;

  二是在短时间内,调动建设项目领导班子与建设施工的员工陆续进入现场工作,并成立支援“三线建设”项目的机构,做好建筑材料与员工生活物资供应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061基地系列工程1.png

  三是为了适应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任务逐年增加与工程分散等特点,中建四局根据每年完成80万-100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以及员工总人数等,对工程分布情况进行了设置,将浙江一公司改为了401工程公司,负责安顺地区的三机部任务,上海八公司改为405工程公司,负责七机部任务,西南六公司改为第六工程公司,负责都匀及凯里地区的四机部任务,贵州总公司第一工程处改为第三工程公司,负责贵阳地区的任务,贵州总公司第二工程处改为第二工程公司,负责遵义地区的任务,贵州总公司第四工程处改为第四工程公司,负责清镇地区的三机部任务,以确保西南地区的国防及机械等工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三线建设工作,当时中建四局建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负责三线建设地区的人员调度及物资管理,对三线地区的施工队伍进行组织联络及指挥调度,由于要求高、任务重及时间紧,需要指挥机构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在物资方面设置了专门的服务队,每个施工现场派驻了服务队员,任务明确,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出现的具体问题。

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的影响与贡献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中,增强了西南地区的工业经济实力,该地区的国防科技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其他工业部门的主要产品生产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为西南地区工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贵州山区很多都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地方,三线建设先辈们在荒无人烟的山区工作生活,其困难可想而知,但现在那里已成为一派繁荣景象,他们都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靠双手建立起来的,带动了当地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也充满了自力更生及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可以说,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西南地区工业的今天,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现今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繁荣,“三线建设”极大地提升了西南地区的工业经济水平。

1960-1966贵州水泥厂.png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中,首先,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南地区工业底子薄弱的局面,有效改善了西南地区的工业布局,至1976年,西南地区的工业企业达7000家以上,与1965年相比,企业增加了逾80%,建成了电子、机械、煤炭、化工及建材等大批的大中型企业;其次,三线建设有效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工业科技力量,大批科研单位与工业企业的内迁,使得数万名科研人员及技术人员来到了西南地区,迅速扩大了西南地区的科技队伍,增强了该地区的科技生产力,填补了该区域的科研领域,为该区域的后续生产建设提供了后劲力量;最后,三线建设为该区域的工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机会,增强了该区域科技实力,改善了三线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其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了三线地区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得三线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小农经济向工业主导的经济体系转变,并且中建四局支援的三线建设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遵义、都匀、安顺及凯里等为工业城市的网络,还出现了以工厂带动农村集镇经济的小城镇,为现代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线建设机场、兵工厂等基础设施项目.jpg

  3.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在中建四局支援三线建设中,大量优秀的工人、大中专毕业生、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由四面八方来到三线地区的深山甚至不毛之地参与建设,并且默默奋斗几十载。三线建设者们发扬了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无私奉献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为三线地区带来了丰厚的教育资源,为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逐渐形成的电影放映队、图书阅览室及文艺宣传队等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如在文艺宣传队中,有钢琴、大提琴、小提琴、月琴、萨克斯及长笛等一应俱全,各类图书纷繁多样陶冶了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整体来说,矿产资源的开发,铁路的开通,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的内迁,使得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及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缩小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与文化水平方面的差异,为“三线建设”地区的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排练中心的安装公司铜管乐队.png

汲取三线建设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慧

  中建四局的先辈们怀着坚定的信念,积极进入西南、西北三线建设中,完成了“061”基地系列工程、“083”基地系列工程、贵州赤水天然气化肥厂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在三线建设中,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重任。在三线建设的艰苦岁月中,使得中建四局的的先辈们积累大量科学技术及精神财富,而当时的建设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中建四局的先辈们常住在阴暗潮湿的山洞中,日用供应品也较为匮乏,但在当时困难的政治经济及自然条件下,中建四局广大先辈们表现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人们永远学习的。这也铸就了中建四局“顾全大局、听党指挥、遵守纪律及吃苦耐劳”优良作风,并且形成了“甘于奉献、艰苦奋斗、敢闯敢拼”的铁军精神,这种“为国担当、为民奉献、为民争光”的红色基因已深刻地融入中建四局的血脉中,成为中建人最为鲜明的奋斗底色与独特的精神传承。

  三线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功典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工业道路上的成功探索,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线建设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信念,在十九大之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方面的深度调整,在国家治理、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及党建方面均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三线建设精神包含着三线建设者们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及浓厚的家国情怀,也蕴含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三线建设精神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领导的正确性,支援三线建设的精神也是现代党员应积极学习的精神,加强三线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提炼,可以让党员及群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三线建设作为共产党道路上的重要篇章,加强三线建设理论的研究及探索,可以更加了解党史,可以更好地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方面的素养,更加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为之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三线建设精神也是新时代下广大党员与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典范。

  三线建设作为党中央在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初期的重要战略决策,抒写了一段辉煌的建设历史,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工业遗产,也孕育出了“三线建设”人们艰苦奋斗及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通过中建四局的自我发展,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发展均是脚踏实地,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并且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通过社会实践可知,三线建设是符合当时历史的,也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发展公司 陈志鹏)

中建集团微信

中建四局微信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账款拖欠事项信访投诉联系人  |  中建四局纪委监督举报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粤ICP备0901797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
验证码:
CA登录  CA驱动